宗亲论坛

 找回密码
 申请登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寻根 宗亲
宗亲论坛 菜单 生活 查看内容

姓氏文化纵横谈 周贤椿/广东广州

2019-9-5 17:03| 发布者: 宗亲论谈| 查看: 349| 评论: 0|原作者: 宗亲论谈

摘要: 一、姓与氏探源 昔古之姓源自从女而生焉,系同一母系制部落人聚集地之雅称焉,故古籍云从女而生谓姓,从男而耕谓氏。氏者,男丁持锄挖地之象矣,乃指父系制部落人聚集地焉。在人类由游牧族转定居型农耕族时,因不必 ...
一、姓与氏探源
昔古之姓源自从女而生焉,系同一母系制部落人聚集地之雅称焉,故古籍云从女而生谓姓,从男而耕谓氏。氏者,男丁持锄挖地之象矣,乃指父系制部落人聚集地焉。在人类由游牧族转定居型农耕族时,因不必野外奔跑而在定居点农耕时有丰富多余粮食训养家畜,最初训养野猪成家猪。猪者原是豬形,豕侧过看乃一象形猪状,故古人云豕者为豬。而把豬圈养在木竹栅栏内谓家,在定居点圈养豬是古人进步且富裕之象矣,故以定居处为家焉。
夏商周三代时姓与氏分开,古人知同姓婚不蕃,指同族聚集地之人不可结婚,必须与外族聚集地之氏人结婚后代才健康!伏羲定婚姻乃指一女一氏(男)在日落下底之夜晚同房才有健康后代出生。姻字指孕妇,左为女右为一人状(大)在包衣内(自查婚姻篆体象形字)。婚姻乃指不同聚集地之女与氏(男)在日落后同房生子之象焉。自秦汉后姓与氏才渐渐合称为姓氏。
故古之姓与氏与今人理解的姓氏有异,前者指不同聚集地之姓与氏,后者乃指人之姓氏或云您姓啥、贵姓……云云。
二、文与字探源
欲了解姓氏文化必先知道文字与文化发展史,否则是戏弄历史,笑话百出。是人云亦云,还是认真研究象形字所描绘的历史画面,是鉴别姓氏文化史之唯一通道。从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可清晰看见一个画作女人怀孕状的“文”字,还有一人揹石刀(石匕首)之“化”字。可见“文化”二字最早在六千余年前是护卫孕妇生子之内含。彼时在窑中烧陶器留下零星的字是个历史画面——孕妇与持石刀之人。彼时无连贯叙事之文章,直到西周初銘刻铸造在青铜器上之短文被后人称为金文。如“姬”姓源自于一女站立于脚印(臣篆体)旁之画面。周氏源自于广袤田园上长滿庄稼的图腾,此画面即今周姓之源。再如“禮”字显示左边人跪于右边插有两支香的祭坛上,喻示人祭天之象;“易”字是上日下月或上日下马之天地之变或日月之道(天道思想)。
每个姓都有个图腾历史渊源,此为姓源之本焉。而文章出现晚于字数千年之久。西周初的《诗經》是记叙古人祈祷上天之记事文,《尚书》是古代尧舜禹周历史记叙文,《禮》《樂》《易》是西周立的对统治者及贵族必信守之法律文件。故文字从字符发展而来,文章从文字组合叙事而来。
姓氏之源是每个姓氏最初的封地、官位、爵位号所赐也。中国文字历六千余年,从《河图》《洛书》之神马、灵龟身上之图符演变组合而来。至古公亶父著《德论》、文王演《易》、周公制《禮》,发展了数千年之久,我国正式用金文书史只有三千三百年。商时只有占卜用的字符,所谓甲骨文文竹简实是金文非商卜字。
三、华夏水文地理变迁对氏族迁徙之重大影响
古华夏被洪水分割成九个洲时,每个洲上之人分属成九个不同的氏族,直到洪水渐退后九洲之间露出了被水长期浸泡过的肥沃土地,在这些肥沃土地上扩种庄稼就成了各氏族间的大事。据《尚书•尧典》载:尧欲恢复生产任命弃为后稷总管各地农耕事,历尧舜禹三代弃都任后稷参与治水和耕种规划,直至大禹治水时到东夷治水复农。故弃之后裔从邰至豳再至岐迁徙,因农耕丰收,狄戎骚扰抢劫而屡屡迁徙新地。至岐山古公亶父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避让王位于季历子姬昌,以采药为名从秦岭顺汉水至云梦泽,再从云梦泽顺长江直抵震泽地,率当地东夷人拓荒修水利创建了吴国。泰伯因操劳过度末留后裔,由其弟仲雍过继一子承位是今吴姓之始源,仲雍另一子由周章承位是吴国周姓始源,故当地有周吴原是一家之言。还有今四川峨眉山边的彭县是彭祖(彭铿)的诞生地,洪水退后顺水路东迁至中原,因事商王吃補烹治病延寿而受封于彭城(今徐州),彼时徐州是黄河入海口,其附近被水浸泡的平原地域农业丰收,受周王朝封为管理国家钱粮之官吏,其后裔便改姓钱了,成了今天钱姓始祖。彭祖历夏商周三代,寿886岁。弃历尧舜禹三代60O余岁。彼时今黄河称大河,其上游连通昆仑山下之沱沱河及天山脚下之准葛尔湖(今成盆地),后因战乱砍伐森林使黄土高原泥沙混入才成近代的黄河且三次改道入海。无数百家姓之名才顺黄河两岸东迁震泽地。彼时长江叫大江,亦有名姓人氏东迁吴越地。据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引用西汉词赋家司马相如之作云:古时八川众水直流入震泽。万民百姓均顺水珞东迁……【注1】夏商周时即有各姓氏族顺大河(黄河)大江(长江)东迁。【注2】彭字即退水之意,左为土堆右为三个下跌浪形示水退于土堆之象也;如加三点水成澎涨即是慢慢涨之意。
象形字喻示泰伯仲雍从岐沿水路南下东夷建吴国后成了东吴的吴姓始祖,另一子周章成了东吴周姓始祖。而峨眉山边彭县的彭祖则顺水北迁彭城(今徐州)因管钱粮而易姓钱,是国学大师钱穆、钱钟书及科学家钱三強、钱学森、钱伟长之祖先。
彭祖有子二,长曰彭武,次曰彭夷。西周末天道渐隐,百家争呜载道。彭祖死前遗瞩二子继传天道于民,故二子顺大别山、黄山、三清山、武夷山传道并殁于武夷山。后人纪念此俩道师而称武夷山,迄今为止还有其二人之墓地在此山中。其后人隐姓彭易钱姓散布于闽浙赣苏皖诸东南地域。故道教圣地派布于东南之三清山、武功山、武夷山。继之老子(李聃)、庄子、抱朴子(葛洪)三道人续传天道于民。从彭祖、老子、庄子、抱朴子后道家思想亦隐沒了。中国唯道学可称传统文化,其继承了“天下为公”之思想。大道知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不独親其親……,即周公道学思想。
四、盘古氏
东吴学者徐整在《三五曆记》中描述了一个盘古开天劈地的故事,以神话形式揭示从量子世界到生命与天地物形成之过程。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早已阐明了天地人均由道而派生。老子又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就是说人可感悟到道法自然的力量,道决定宇宙万物形成、运行、消失之因果关系。但古籍中盘古二字原是槃瓠,而槃字篆体是画作一条带槳的古舟船,瓠字篆体是画作一条葫芦瓜状。按当今量子学说是由一个密度极大的黑洞在某一奇点发生大爆炸后才形成了天地人及宇宙万物。在万物运行中因人的败坏变质而受到洪水惩罚,逃难之人分乘槃(古舟)瓠(葫芦)避难状。
神话是由古人口述而传下来的,直到汉后三国之东吴学者徐整才用神话形式表述出来。因其牵涉到深奧的量子力学,即使当代人能深刻领会到“道法自然”的人也不多。
槃瓠氏,头顶三尺有神灵是民间对神灵之定位。而人是万物生命体中唯一有灵魂的,人受灵魂支配思维而发出的信息波是一种微观物,同时有波动性及粒子性,人又在光、电、磁、水四个量子场中生活,所以人之思维波可由天道圣灵接受而知晓人之本质。故圣灵会对邪恶之思维进行惩罚。这是史上多次洪水所证实了的。水是极性物且有阴阳特性,所以受上天圣灵支配。
人类从玻尔接触量子论始才百余年,但对量子世界之认识尚处于初级水准。对量子纠缠、隧穿、叠加性不理解,对量子场更视而不见。孔子去洛阳向老子问礼时,老子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搏而不得之物谓礼(量子级的真理)。故中文以真谛及缔造代表上帝之真理、道路和生命。上帝之创造才称缔造。
五、伏羲氏与女娲氏
欲了解姓氏文化前必先了解人之来源,否则会张姓李戴闹笑话。史载:“华胥氏履大人迹生伏羲……”这是秦汉后史学家对八千余年前之传说的记载。伏羲生活在距今八千至一万二千年前的雷雨闪电的洪水时代,今震泽(太湖)四周之民仍称雷雨闪电是“霍西”现象,谐音尚存。彼时大洪水存有四千年之久,但人沒有四千岁的。彼时的氏族首领叫上昊或少昊,其昊意即是上帝之子也。史又载:“姜嫖履巨人迹生弃……”因出生奇特而被其母抱弃三次。此文也是秦汉后之人按传说而撰。因四千五百年前弃出生时只有字符也无真正意义上的文字。只有公元前一年耶稣出生前天使告诉玛丽亚“不要怕,你怀的是上帝圣灵允许的……”这就是当今科学证明了的希格斯波色孑(生命粒子)在体内孕育生命之文字证据,希伯来文在公元前千余年即有了。体现在我国西汉末东汉初之王莽新政是恢复周公之礼。文王《易》、周公《礼》、李聃《老子经》、抱朴子(葛洪)医道都是圣灵引道的量子论述。今人的气功、太极拳用意念就是用人之灵体经络与外界量子做交流形成良性体才促健康!所以气功、太极拳是练量子功也。经络是体内无形物,医生找不到经络之形体,但经络在体内以量子(粒子)方式排布。体外之暗物质、暗能量、反物质、反能量等,与体内气交合互动促进人体代谢保健康!据太湖文化研究会浦学坤先生多篇论文及苏州大学历史教授论著都论证了古震泽是上古地震及雷雨闪电之“霍希”现象发生后,古东夷人乘古舟“槃”往西北方向漂流至秦陕高原至北昆仑山一带形成了后人称之的伏羲氏族群。而古震泽另有人掛靠葫芦“瓠”往西南漂流至今云贵高原至南昆仑山一带形成了纳西氏族群。彼时全球洪水所逼,今中东美索不达美亚平原之闪族人(诺亚后裔)往东北漂流至南昆仑山被纳西族接纳融合这就是女娲族群(诺亚之转古音)。女娲族部分人与伏羲族、纳西族通婚后随水涨退而徙居今四川至秦岭陕西地域。古音闪与陕相通。女娲族善卜天就是用标杆测太阳影子长短,那竿边一点即是阳光阴子,而卦字是土堆顶树竿测影之意,因竿置顶显得字太长扁而放右侧才平衡而耒。女娲卜天被后人误为“补天”。伏羲族与女娲族距今约八千至一万二千年,当时氏族首长通称上昊、少昊。伏羲、女娲是氏族时代名称而非人名。苏州大学历史教授程得棋等人对此已有论述。
六、燧人氏与有巢氏
据刘方复撰于《文物天地》上一文称“史前洪水”的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发表,那首场大洪水正是在槃瓠时代末期距今约一万二至两万年间,巨大洪水浸泡世界八千年之久,彼时华夏仅剩九个洲未被湮没,仅少数人居住在九洲上。距今约八千年至一万二千年的那场洪水维持了四千年之久,伏羲氏族与女娲氏族聚会在昆仑山上,后融为一体新族群。距今约七千年前之大洪水较前两次小些,伏羲与女娲族后裔在山上择洞居住并在洞中保存了火种,开始吃熟食物。距今约六千年时洪水再退后露出了大面积的山地和森林,从此人类筑巢树林间居住。生活空间较宽广了。人类因血液与基因与古猿不同,故不可能由血型不同、基因不同物进化成人。这是达尔文青年时的假设遐想,晚年达尔文自己推翻了此假设。人由生命粒子在灵诱导下诞生。
七、轩辕氏与有邰氏人
距今约五千至六千年间洪水再退,人类从昆仑山朝不同方向迁居高原地带,比如今天的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及秦岭陕西高原,也有人西迁至今中东及地中海、北非沿岸地域。今成都西北三星堆遗址证实有西域人东迁。直至唐朝的李白也是西域人留下东迁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彼时森林复蓋,猿声不断,距今六千年前居住高原森林之民伐木制轱辘运载物件,后人称其为轩辕氏族。人类生活更为广宽,住高原氏族也被后人称做有邰氏,有邰含有犹太谐音,喻示东迁高地称邰。而帕米尔高原即是神山神高原之意。人血型有A、B、AB、O,而古猿或现猿猴无人之血性。人之基因是DAN,中文叫脱氧核醣核酸,是蛋白质脱氧叠加所致,只有人类有此基固,任何其它非灵性物都无此基团。所以血型、基因不同类间无法进化。
八、少典氏
约公元前4000年时,洪水继续下降,大河(今称黄河)大江(今称长江)刚露出地面,沿江沿河拥有大面积的肥沃土地,从昆仑山(伏羲女娲氏)云贵川高原(燧人氏有巢氏)秦陕晋高原(轩辕氏有邰氏)在沿河沿江迁徙中互相通婚融为一体,各种不同氏族群互融后形成的新族群被后人称呼“少典氏”部落群。从山东出土的伏羲女娲石像可看出当时虽无文字,但后人把伏羲女娲氏交融过程形象地用两条长长的尾巴紧紧地交缠一起,而俩人手上又各持勾尺与圭表喻示测天上太阳照在标竿上的影子长度,古曆由此产生。又因上古时沿江沿河森林众多,人每日之经历又与森林相伴故有曆歷——日曆文字产生。各民族融合过程在迁徙中经历了几千年之久,从四川成都三星堆遗址、唐朝长安(今西安)景教碑林石刻、山西大同北云岗石窟群雕石像、河南开封以色列人聚住区,从少典氏至炎帝、黄帝再至夏商周三代直至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才渐渐的不见了各氏族的不同肤色而形成了一个叫汉族的群体。少典氏是指在祭坛前祷告祭天的那个最年青的领头人,炎帝、黄帝皆出自少典氏,沿江河迁徙时前者姜水成,后者姬水成,指炎帝黄帝部落从少典氏先后分开居住在黄河支流的姜水姬水旁。汉族是后人把汉朝时融为一体的各氏族人用文字书写的氏族群。炎帝历七代后黄帝继少典位,由黄帝战东夷蚩尤统一中原直至东海边。彼时海岸线在北起太行山脚南至武夷山下的古震泽中,在黄帝后裔中产生了夏商周三代。真正的百家姓记载从周文王九十九子中产生。这就是从氏族文化至姓氏文化的五千年演变。 九、百家姓溯源
话说远古时燧人莽兹氏因洪水所逼而居于昆仑山最高峰——合黎山洞中,后人亦称此峰为钟山,四周环水合黎高耸以望四野平阔,仰观天象祈祷上帝,兹因山顶风劲而自云风姓,此为华夏首姓亦是演绎其它姓之源。另有一支称华阳氏居于昆仑山旁之华山南,后建立了华阳国与楼兰国。伏羲时代之太昊至上昊时聚居于仇池百倾梁,洪水稍退后移居天水秦安大地湾。后伏羲——女娲氏由少昊迁徙于颖水、汝水、涡水、贾湖、贾魯水、淮河地域(即今甘陕豫沿黄河高原)。女娲氏后尚有15代为风姓治理,统治中原126O年。至公元前7724年伏羲时代太昊受燧人氏所传方牙於榆中称皇,传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浑沌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昊英氏、有巢氏、米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历14世共近两千年。据《易稽览图》载“甲寅伏羲至无怀氏57882年”。《帝王世纪辑存》载“太昊子孫59姓,传世五万余岁”。《楚帛书》载“太昊时一世约千年……女娲至神农炎帝72姓,世寿千年”。汉代文人杨雄撰《蜀王本纪》载称今岷江上游各山顶山分住有古氐人、古羌人、希伯来人、土耳其人……各氏族互通婚姻后形成了综合的姓氏文化,历蚕从、拍灌、魚凫、蒲泽、开明五个朝代的30余位君王,其悠久历史达六万年,远比中原早数万年,中原文化是洪水退后由华阳国迁耒。据《路史》等史书载“少典娶妃有娇氏,是曰安登生子二:一为黄帝之先祖袭少典氏,一为神农氏是为炎帝”。炎帝成长于姜水畔继无怀氏后称王,号烈山氏。炎帝神农氏娶奔水氏女生临魁、传帝承、帝明、帝直、帝来、帝厘、榆罔氏共七代均谓炎帝。此时少典国君娶妃附宝生子黄帝。自黄帝起才由西汉司马迁父子俩人任史官时于公元前14O年左在撰《史记》录述皇帝世家,但作者距黄帝两千余年,时差造成误滿甚多……。值得一书百家姓之祖周文王(姬昌)生于殷帝祖甲17年己卯崩于殷商帝纣9年乙卯,享年98岁。娶正妃太姒生子十:长伯邑考,为商纣所烹。次姬发即周武王。三管叔鲜(管姓祖源)。四姬旦即周公(周姓之一)。五蔡叔度(蔡姓祖源)。六曹叔振锋(曹姓祖源)。七成叔武(成姓祖源)。八霍叔处(霍姓祖源)。九康叔封(康姓祖源)。十冉叔载(冉姓祖源)。文王另有嫔妃生子89人为89姓之祖。再加雷震子及正妃生的十子合计百子为百家姓之源。今谓老百姓皆源自于西周初由文王后裔所成的一百个姓。
十、历代战乱迫使人类迁徙对姓氏文化之巨大影响
殷商东征时在商《卜辞》中记载战争61次。公元前77O至前476年之春秋时期在294年间71个诸侯国间有战争448次,几乎每年有1至2次战争。故后人把东周称呼《春秋无义战》。公元前475至前221年共254年诸侯间争夺战222次。平均几乎年年要打仗。唯公元前1O46至前77O年共275年由于礼乐盛行而未有战争。秦初全国人口约两千万。公元156年西汉末全国人口约五千万。公元208年东汉末经赤壁之战后只剩140万。晋吞并蜀吴后(三国末之公元221年)全国只剩90万人。故有曹操《蒿里行》诗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至公元265年人口增至767万,北齐2O00万,北周900万,南朝(宋)469万,南朝(陈)200万。公元606年隋初4600万,公元639年隋末1200万。唐初5200万,唐末安史之乱后才1600万。金元宋时战争频繁公元1122年北宋人口9347万至南宋末的公元1274年才887万。明末一亿。清初1400万,公元1788年乾隆51年3.9亿。白莲教起义后才2.7亿。公元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前4.3亿。公元1863年太平军失败后才2.3亿。辛亥革命后公元1912年3.4亿,公元1949年4.5亿。
商末泰伯、仲雍徙建吴国后,仲雍一子居简过继泰伯易吴姓。另一子季简承周姓传叔达再传周章与虞仲,虞仲亦易吴姓,故仲雍后由周章、周繇、周术、周霸形成洞庭支(今苏州)。居简•虞仲传吴姓迄今。而由季历——姬昌——姬发……一支人数最多。包含了平王少子烈(汝南支)在内。还有周公姬旦支由八子传承。出自弃周百家姓之人口占中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在此只言汝南周氏隨战乱而向东南顺水迁徙之路: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书辩证》等考证:平王少子烈封居汝坟邑——指汝水堤坝边邑上,因汝水上游森林滥伐而泥沙俱下水漫淹邑而移居高地安城。其子周懋袭汶侯伟周文、昇、兴、晏、安、宏、明、隐、寿、容、休、雄、晖、宽、员、成、邕共17世均袭汝坟侯。秦灭六国后因战乱从汝南分徙出庐江、陈留、浔阳、黄岗、豫章等八大望族。秦时周邕子周秀失侯至汉又复侯。传周仁生十子,长周球传周应,传周道、周约、周燕、周兴、周谬、周党、周嘉、周泽、周纡、周荣由今徐州徙庐江舒城乐桥。传也叫周兴之子再传周景、周异、周瑜。周瑜庐江原配生长子周循长女周徹。与孙策攻下皖城时周瑜25岁迎娶小乔(录策娶大乔)次年生子胤。孙权晚年妻妾成群争凤吃醋,胤进谏被拒贬赴庐陵。彼时庐陵郡治在禾水与赣江交汇处之东昌(今永和)后应召返京胤不从而隐居禾水与泸水交汇处的密湖(今安福枫田小台山)。周胤有子三:周豫、周泰、周纂。此三支在今赣湘闽浙苏鄂台粤桂都有唐宋后因战乱而迁徙。唯目前有人云周泰传11世后之周汾翁非周胤裔而是隋末被追杀逃至九龙山荒凉地而攀附进的。因其来历不明在宋明时乞请周瑜裔庇护才允其入赘。但目前造假谱者大肆以此敛财,令人卑视。(为《姓氏历史与家族实务》征文而作)



[groupid=124]论谈[/groupid]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宗亲论坛”

手机版|极简版|小黑屋|宗亲论谈网 ( 鄂CIP备19020132号 )

GMT+8, 2024-4-19 19:18 , Processed in 0.055757 second(s), 23 queries .

By ZongQinLunTan X3.4

© 1985-2099 ZONGQINLUNTAN.CN

返回顶部